多肽企业扬帆国际:从市场格局到全球准入规则
近年来,多肽凭借在医药和美妆领域的独特优势,成为生物科技行业的热门赛道。尤其在国际化浪潮下,中国多肽企业正加速布局全球市场。但扬帆国际之路并非坦途,从市场竞争到监管合规,每一步都需要精准规划。
多肽市场格局:国内分散,出海正当时
多肽行业呈现 "一分为二" 的格局
-
化妆品多肽:
市场极为分散,国内前五企业(浙江湃肽、深圳维琪等)合计市占率仅 19.3%。其中深圳维琪的境内外毛利率均保持在 80% 左右,境外客户以贸易商为主,覆盖俄罗斯、印度等市场。
-
原料药多肽:
头部企业包括诺泰生物、翰宇药业等,已形成规模化国际布局能力。例如诺泰生物的多肽原料药已进入美国、欧洲等主流市场,合作客户涵盖 Teva、Cipla 等国际药企。
值得关注的是,企业国际拓展方向各有侧重。
浙江湃肽的药用多肽主攻美国市场,翰宇药业的 "客户肽" 业务则聚焦欧美定制需求,圣诺生物通过技术转让服务打开全球合作空间。
境内监管:先搞懂 "身份证" 怎么拿
迈向国际前,境内合规是第一关
原料药多肽
需持有《药品生产许可证》,通过原料药关联审批,出口时还需申请《药品销售证明书》,出口欧盟额外需要专属证明文件。
化妆品多肽
生产企业若仅作为原料供应商,无需《化妆品生产许可证》。但需注意原料分类 —— 新原料按风险等级实行注册或备案管理,已使用原料则需符合现有规范。
境外准入:各国规则大不同
美国市场:DMF 备案是核心
美国实行药物主控文件(DMF)制度,虽非强制要求,但却是进入市场的关键:
-
企业自主向 FDA 提交生产、工艺等保密信息,通过行政审查后获得 DMF 编号,状态列为 "活跃"(A);
-
需每年提交年报维持有效性,若未及时更新会被列为 "非活跃"(I);
-
最终需通过 FDA 现场检查,取得确认函(EIR letter),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销售。
欧盟市场:CEP 与 ASMF 双路径
-
CEP 证书:适合已被欧洲药典收载的原料药,由 EDQM 颁发,获证后可在欧盟成员国通用,无需重复审核。
-
ASMF 文件:针对未被药典收载的品种,随制剂上市许可同步提交,保密性更强但流程更复杂,适合创新型原料药。
国际拓展小贴士:从合规到市场的冷思考
-
合规先行:DMF 备案、CEP 认证等流程平均耗时 6-12 个月,需提前规划产品生命周期;
-
市场分层:新兴市场可通过贸易商快速切入,欧美市场则需直接对接药企建立长期合作;
-
技术壁垒:掌握多肽合成修饰核心技术的企业,在国际谈判中更具话语权,如圣诺生物的定制生产服务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如今,多肽类护肤品已走进大众生活:华熙生物的蓝铜胜肽面膜、珀莱雅的六肽精华液,都是多肽应用的典型案例。这背后,正是中国多肽企业从原料供应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实力提升。
扬帆国际之路道阻且长,但随着合规能力与技术实力的双重突破,中国多肽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。